沅陵人民醫院成功救治重癥肺炎患者
發布時間:
2021-10-17
來源:
近日,沅陵縣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歷經4天的不懈努力,成功救治一位重癥肺炎的重癥患者。
患者轉出ICU前和醫務人員合影留念
感冒引發神志不清
9月中旬,家住麻溪鋪鄉的馬大姐,在田間勞作回來后出現咳嗽不適,以為是感冒,自行買藥口服治療4天病情未見好轉,病情持續加重,出現明顯呼吸困難,緊急撥打120急救電話尋求幫助。
9月14日8時許,馬大姐送入沅陵縣人民醫院時已經神志不清,呼吸急促,口唇發紺,當時血氧飽和度測不出,重度缺氧狀態,即將面臨嚴重的呼吸衰竭而死亡。此刻,患者已經喪失轉院機會,家屬充分信任沅陵縣人民醫院,在家屬配合下,患者立即轉入我院重癥醫學科搶救。
當時急診CT檢查:患者雙肺彌漫性病變,考慮重癥肺炎。如下:
ICU緊急給予患者氣管插管,用呼吸機輔助呼吸,100%純氧吸入,基本維持患者血氧飽和度90%以上,為患者進一步搶救贏取時間和機會。
此刻急查血氣提示:PH值7.286;二氧化碳分壓29.2mmHg,氧分壓49.7mmHg;PO2:LAC5.97mmol/L,氧合指數:50mmHg。
至此,所有人心里都是一驚,CT圖像提示患者全肺幾乎都是彌漫性病變,氧合指數小于100,這樣嚴重的呼吸衰竭,是所有重癥醫生的難題和挑戰,救治困難重重,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之前,我院也曾經救治過同類患者,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遺憾。患者年齡不高,平素無明顯基礎疾病,如此嚴重的呼吸衰竭,發展如此迅速,必須明確病因,最大程度挽救患者,而電子支氣管鏡檢查和采取標本是最直觀最準確的診斷方法,最好能馬上行這項檢查。但是缺氧如此嚴重的患者,施鏡檢查風險極高。
9月14日9時許,重癥ICU醫療團隊經診療討論后,還是決定緊急為患者實施電子支氣管鏡檢查,提取標本。進鏡一看,鏡下多發氣道糜爛,各級支氣管均可見鮮紅色的血性泡沫涌動,提示患者有彌漫性肺出血,診斷彌漫性肺泡出血綜合征,I型呼吸衰竭。
到底是嚴重感染(細菌、病毒、非典型性菌等)所致的肺出血?還是血小板減少、凝血功能紊亂所致?或者是肺出血腎炎綜合征等所致的肺出血?或者是結核?等等
為弄清楚危及生命的真兇,9月14日下午,重癥ICU醫療團隊申請全院大會診,會診指導:1、完善各項檢查,進一步查明病因(包括肺泡灌洗NGS,免疫相關狼瘡四項,ANCA四項,抗核抗體);2、治療以穩定生命體征、呼吸機輔助通氣維持氧合為主;3、繼續抗感染治療,建議抗感染覆蓋革蘭氏陰性菌,非典型菌,病毒,必要時需覆蓋陽性菌;4、同時預防應激性潰瘍出血,緩解氣道痙攣,化痰等對癥處理。
9月15日,患者氧合指數略有好轉,呼吸機氧濃度下調至70%,但患者肺出血依然存在,為了解肺部病情進展,繼續清除氣道內分泌物及血凝塊,上午9:00,重癥ICU醫療團隊再次為患者實施電子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此次進鏡,依然可見左右主支氣管及肺葉各段支氣管有不同程度的充血糜爛并出血,各級支氣管內仍可見鮮紅色泡沫痰液。
重癥ICU的醫療團隊將血性痰液吸出,進行肺泡灌洗,希望控制感染、減少肺出血。
9月15日ICU申請省級專家的遠程會診,湖南省人民醫院專家給予沅陵縣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高度的好評,并給出寶貴的指導意見,指示ICU繼續予以呼吸機支持治療和抗感染,維持生命體征的平穩,復查電子支氣管鏡檢查,追肺泡灌洗液NGS結果。
9月16日,患者病情有所控制,呼吸衰竭程度減輕,氧合指數好轉,繼續鞏固。
通過連續三天三夜的持續監測、評估、治療,再監測、再評估、再治療的不斷循環,患者肺出血基本控制,病情一天天平穩,9月18日下午3點,患者成功脫離呼吸機輔助呼吸,拔除氣管插管,無明顯不適,9月20日轉出ICU,轉入呼吸內科進一步康復。
康復后的喜悅
整整4天,有對不明病因的不懈探索,有集思廣益的全院會診、遠程會診和疑難病例討論,有全體醫護的精心護理和仔細觀察,有家屬的充分信任,和團隊的精誠協作。從神志不清到完全清醒,從依靠呼吸機呼吸到逐步實現自由呼吸,馬大姐一家十分高興,轉出ICU時,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和醫護人員一起比出勝利的手勢。
成功,患者,重癥,icu,9月,支氣管,肺出血,檢查,治療,呼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