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葵花向日傾
發(fā)布時間:
2020-05-27
來源:
她是一名懂事的女兒、孝順的媳婦、年輕的媽媽,勤勞能干是她的標簽,有著坎坷崎嶇的成長歷程,可是生活的磨礪只給她留下陽光般的笑臉,堅定自信的步伐和樂觀向上的精氣神。
她就是涼水井鎮(zhèn)徐家村扶貧專干兼計生專干李夏玲,出生于 1988 年,原本在長沙有著一份高收入管理崗位的工作,因懷孕待產(chǎn)于2018 年6月回到徐家村家中。2019 年 6 月,徐家村委班子調(diào)整,缺一名懂計算機的年輕人,村支書謝海林想到之前義務幫助村里錄過扶貧資料精通電腦的李夏玲,當時她的孩子才半歲,正是需要她照顧的時候,但是面對村支書誠懇的邀請和舉薦,她沒有遲疑,放棄回長沙工作的念頭,克服無人照顧孩子的困難毅然加入了村里扶貧工作。“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她的加入對于村班子如虎添翼,當時正值扶貧工作進入關(guān)鍵階段,檢查考核資料臺賬需要整理,這對于當時不熟悉村情的她來說算是千斤重擔在肩。但她不畏艱難勤奮好學,不懂就問,不會就學,充分利用熟練的計算機技能,不到一周就能熟練掌握村情和所有貧困戶的信息,整理的臺賬規(guī)范有序,成為鄰近村爭相借鑒的模板。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自加入村里工作以來,李夏玲 以滿腔的熱情全身心投入工作,加班加點是她的工作常態(tài),幾乎沒有時間照顧孩子,丈夫在長沙務工幫不上忙,孩子偶爾由年邁的公公婆婆照看。有一次孩子哭鬧,沒辦法把孩子抱在腿上堅持到工作結(jié)束,孩子都哭睡著許久了,望著熟睡的孩子,她淚花在眼眶打轉(zhuǎn),感覺虧欠孩子太多太多。但她從未叫過苦叫過累,依然隨叫隨到,毫無怨言,踏踏實實地完成每一項工作。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通過她自身的勤奮努力,已經(jīng)迅速成長為村里工作能手和百事通,村里所有數(shù)據(jù)資料如數(shù)家珍。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生活中的李夏玲善良孝順,第一次發(fā)的幾百元工資都分給了父親和公公婆婆,她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寧愿虧待自己也不能虧待父母。工作之余勤勞的她也閑不下來,上山下地樣樣農(nóng)活也不落下,被村民笑稱“花樣女漢子”。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夏玲,花兒一樣的名字,她很平凡,在普通的崗位上磨礪著青春時光,一如山谷里茁壯成長的向日葵,一心向陽,終會顆粒滿倉。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